关于做好第八批院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结项工作的通知
各指导教师:
2022年第八批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院级结项工作已经开始,为做好此次结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结题对象
2020年10月立项(未结题)的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二、验收所需提交的材料
1.《金沙娱场手机版8336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项申请表》一式两份(具体要求见附件1)。
2.《项目研究成果简介》一份(具体格式要求参见附件2)。
3.《金沙娱场手机版8336“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论文(调研报告)》一份:项目组对项目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成果等方面的详尽论述(具体格式要求参见附件2)。
4.其他项目支撑材料:包括取得的成果、获得的奖励、调查问卷样卷、申请的专利、成果实物的原件或照片等。
请各位结项申请人将上述材料的电子版、纸质版在2022年4月2日前交至金沙娱场手机版8336大学生创新创业分园(办公室设在学院教务科),支撑材料没有电子版的材料只交纸质版,要求纸质材料采用双面打印。学院组织专家审核通过后项目予以结题,并按项目批准经费、申报预算和学校财务规定予以报销相关研究费用。
附件1:金沙娱场手机版8336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项申请表
附件2:项目研究成果简介、研究论文格式要求及样版
附件3:关于公布第八批院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的通知
金沙娱场手机版8336
大学生创新创业分园
2022年3月21日
附件1:
金沙娱场手机版8336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结 项 申 请 表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项目负责人:
学院年级专业: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指导教师:
联系电话:
金沙娱场手机版8336制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填 表 说 明
1.填写结项申请书前,请先咨询指导教师或有关专业教师。申请书的各项内容要求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明确、严谨,一律要求用打印稿件。
2.项目类别: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
3.申请书为A4本,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由指导教师和所在学院审查并签署意见加盖学院印章后报送教务处。
4.如表格不够,可以加附页。
项目名称 |
|
||||||
项目起止时间 |
|
||||||
负 责 人 |
姓 名 |
专业 |
班级 |
学号 |
联系电话 |
E-MAIL |
|
|
|
|
|
|
|
||
参 与 成 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指导老师 |
姓 名 |
职称 |
姓 名 |
职称 |
|||
|
|
|
|
||||
一、项目成果概述(项目研究的内容、成果、创新点和完成情况,300字左右) |
|||||||
|
|||||||
二、项目成果形式及数量:(需另行提供附件) 1.□文献资料综述( )份;2.□调查报告 ( )份 ;3.□研究论文 ( )份 ; 4.□软件 ( )份;5.□设计方案 ( )份 ;6.□硬件研制 ( )份 ; 7.□获得专利 ( )份;8.□心得体会 ( )份 ;9.□实物图片 ( )份 名称: 附件清单:
|
|||||||
三、项目申报时的预期目标:
|
|||||||
四、项目实施心得:(介绍项目组成员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着重描述其对于培养自身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感受,800字以内)
|
|||||||
五、经费使用情况:
|
|||||||
六、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200字以内)
|
|||||||
七、指导教师评语
签 名: 年 月 日 |
|||||||
八、学院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
附件2.
项目成果简介版式(1页)
持续低温后次日不同光强对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项目负责人:曾庆梅(女,1987年8月生, 2006级生物技术本科专业)
项目参与人:殷志华、冯文明、郭征恒、黄慧燕、吴章一、谢文峰
指导教师:胡文海教授
研究时间:2008年1月~2009年12月
成 果 介 绍 |
|
研 究 内 容 |
针对冬春季节设施栽培中低温弱光胁迫后强光对作物的伤害这一逆境胁迫,以黄瓜品种津研四号为材料,研究遮荫保护作物免受低温后强光伤害的光合机制,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遮荫对低温后强光下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2.遮荫对低温后强光下黄瓜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遮荫对低温后强光下黄瓜叶片对光能和CO2利用能力的影响。 |
研 究 取 得 成 果 |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以下成果: 1.持续低温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和光合机构产生了伤害,恢复期强光加剧了黄瓜叶片光能吸收与利用失衡,导致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和光合机构伤害程度的加剧; 2.恢复期一层遮荫(40%的透光率)减少了黄瓜叶片光能的吸收,减轻了强光对黄瓜叶片的伤害程度,有利于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的恢复,其对光能和CO2的利用能力得到显著恢复; 3.恢复期二层遮荫(20%的透光率)虽然有利于保护低温后强光对黄瓜叶片光合机构的伤害,但不利于其光合作用的恢复,其对光能和CO2的利用能力并未得到明显恢复。 |
特 色 与 创 新 点 |
本项目研究结合我国南方冬春季节设施栽培生产中常见的低温后强光对作物伤害的现象,从能量平衡角度出发,研究遮荫减轻低温后强光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的抑制和光合机构的伤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遮荫手段可有效地减轻冬春季节设施栽培中低温后强光对作物的伤害。研究利用简单的遮荫技术减轻低温后强光对作物的伤害,可很好地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
论文格式要求及参考版式(不超过6页):
持续低温后次日不同光强对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曾庆梅,殷志华,冯文明,郭征恒,黄慧燕,吴章一,谢文峰
指导教师:胡文海
关键词:黄瓜;低温弱光;恢复;光强。
我国冬春季节设施栽培中常出现低温弱光胁迫后伴随着一段时间晴朗天气,这种情况下作物极易受到强光伤害,但有关的研究却较少。研究表明植物在低温胁迫下叶片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部分受阻,导致PSⅡ过剩激发能增加,引起光合电子传递链过度还原,最终导致叶片光抑制伤害。因此在低温弱光胁迫后的恢复期,减少叶片吸收光能将有利于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恢复。
为此我们以黄瓜品种津研四号为材料,研究遮荫保护作物免受低温后强光伤害的光合机制,主要开展遮荫对低温弱光后强光下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的研究。在黄瓜幼苗5叶1心时进行低温弱光(8℃?5℃,100?mol m-2 s-1)处理5d后,置于全光照(100%透光率)、一层遮荫(40%透光率)和二层遮荫(20%透光率)条件恢复处理5d,分别于处理第0、1、5d和恢复第1、3、5d测定其成长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于恢复第1d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于恢复第2d测定光合作用光响应和CO2响应曲线。
低温弱光1d即导致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迅速下降,但并未导致暗适应下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II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II)的大幅降低,直到处理第5d才显著下降。恢复过程中,全光照下恢复第1d使得叶片Pn、Fv/Fm和ΦPSII保持较低水平,随后光合和荧光参数可缓慢恢复至对照水平;而遮荫则有利于Pn、Fv/Fm和ΦPSII的上升,并且一层遮荫恢复效果更好。恢复第1d黄瓜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结果表明,全光照加剧了光抑制的发生程度,而遮荫有利于光抑制的恢复。光合碳同化对低温弱光的敏感性大于光合电子传递过程,并且在恢复第1d时植株光合作用仍被严重抑制,此时强光照下由于叶片吸收光能远大于其能利用的光能,从而造成叶片更严重的光抑制,但遮荫则通过减弱植株叶片吸收光能,使得叶绿体内能量平衡得以保持,从而有利于光合机构和光合作用的恢复。恢复2d后叶片光合作用光响应和CO2响应曲线则表明,一层遮荫恢复有利于叶片对光能和CO2的利用能力,但二层遮荫则会导致恢复后期叶片对光能和CO2利用能力的降低。综上所述,持续低温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和光合机构产生了伤害,恢复期强光加剧了黄瓜叶片光能吸收与利用失衡,导致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和光合机构伤害程度的加剧;恢复期一层遮荫(40%透光率)减少了黄瓜叶片光能的吸收,减轻了强光对黄瓜叶片的伤害程度,有利于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的恢复,其对光能和CO2的利用能力得到显著恢复;恢复期二层遮荫(20%透光率)虽然有利于保护低温后强光对黄瓜叶片光合机构的伤害,但不利于其光合作用的恢复,其对光能和CO2的利用能力并未得到明显恢复。
参考文献:
[1] Allen D.J. & Ort D.R. Impact of chilling temperatures on photosynthesis in warm climate plants.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2001, 6, 36-42.
[2] Feng Y.L., & Cao K.F. Photosynthesis and photoinhibition after night chilling in seedlings of two
tropical tree species grown under three irradiances. Photosynthetica, 2005, 43(4): 567-574.
备注:一、请在这个页面下把1.项目成果简介,2.论文 两个内容粘贴进来。
二、请不要改变此页面的大小及距离。
三、项目成果简介占一张纸(必须也只能一张),论文不能超过6页。
关于公布第八批院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的通知
经学院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决定批准《磷灰石生物风化耦联固持Cd(II)机制及应用潜力的研究》等24个项目立项。现予以公布(名单见附件)
请项目指导教师高度重视,指导项目组严格按照项目申报书的研究内容、研究期限、成果形式等开展相关工作。
金沙娱场手机版8336
2020年10月20日
附件:金沙娱场手机版8336第八批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名单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负责人 |
指导教师姓名 |
经费(元) |
||
姓名 |
班级 |
姓名 |
职称 |
||||
1 |
磷灰石生物风化耦联固持Cd(II)机制及应用潜力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孙智平 |
18环工2班 |
刘仁绿 |
讲师 |
1000 |
贺根和 |
教授 |
||||||
2 |
井冈蜜柚根际微生物与氮磷营养吸收的关系 |
创新训练项目 |
曾晨萱 |
18环工2班 |
贺根和 |
教授 |
1000 |
|
|
||||||
|
|
||||||
3 |
吉安城市湿地公园外来植物调查及其入侵风险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肖爱萍 |
17生科本3班 |
王宁 |
副教授 |
1000 |
杜丽 |
讲师 |
||||||
4 |
紫茉莉柱头外露特性及其生态学功能 |
创新训练项目 |
范文霞 |
18生科2班 |
周兵 |
副教授 |
1000 |
|
|
||||||
5 |
基于叶绿体DNArpl32-trnL序列的四省猴头杜鹃谱系地理学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程曦 |
18生技本1班 |
邓贤兰 |
副教授 |
1000 |
|
|
||||||
6 |
铜离子与四环素类抗生素联合污染农田土壤中ARGs的消长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段模旭 |
18环工本1班 |
李蜜 |
副教授 |
1000 |
邹小明 |
副教授 |
||||||
|
|
||||||
7 |
袖珍椰子的叶绿体全基因组解析及系统发育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易小妹 |
19生科本1班 |
吴杨 |
副教授 |
1000 |
龙婉婉 |
高级实验师 |
||||||
8 |
生物炭消减农田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机制研究——以磺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周世帆 |
18环工本1班 |
李蜜 |
副教授 |
1000 |
邹小明 |
副教授 |
||||||
|
|
||||||
|
|
||||||
9 |
杀虫单农药对斑马鱼心脏毒性作用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郭辰 |
19生技本1班 |
廖信军 |
副教授 |
1000 |
陆辉强 |
教授 |
||||||
|
|
||||||
10 |
酸性红壤中油茶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段龙宇 |
18生技本1班 |
廖永辉 |
讲师 |
1000 |
贺根和 |
教授 |
||||||
11 |
伸筋草内生真菌抗阿尔茨海默病活性成分研究 |
创新训练 |
林义权 |
19生技本1班 |
殷帅文 |
教授 |
1000 |
王安萍 |
实验员 |
||||||
12 |
磁性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水中孔雀石绿的吸附机理 |
创新训练项目 |
曾煜卿 |
18环工本2班 |
肖小雨 |
副教授 |
1000 |
|
|
||||||
|
|
||||||
13 |
功能化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磺胺甲恶唑去除规律 |
创新训练项目 |
范慧淑 |
18环工本2班 |
肖小雨 |
副教授 |
1000 |
|
|
||||||
14 |
?f酮霜脲氰的心脏毒理学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陈志勇 |
18生科本2班 |
曹子岗 |
副教授 |
1000 |
陆辉强 |
教授 |
||||||
|
|
||||||
15 |
离子型稀土矿堆浸场地高效反硝化菌剂的研发及应用潜力 |
创新训练项目 |
彭世星 |
19环工本2班 |
刘仁绿 |
讲师 |
1000 |
贺根和 |
教授 |
||||||
16 |
城市污泥生物炭资源化及关键成分迁移转化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严金阳 |
19环工本1班 |
胡萃 |
讲师 |
1000 |
邹小明 |
副教授 |
||||||
|
|
||||||
17 |
紫草素对斑马鱼免疫毒性作用的影响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胡伟涛 |
18生科本1班 |
曹子岗 |
副教授 |
1000 |
陆辉强 |
教授 |
||||||
|
|
||||||
18 |
阿维菌素和纳米微塑料的联合效应对斑马鱼心脏发育的影响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邹海超 |
18生科本1班 |
熊光华 |
副教授 |
1000 |
|
|
||||||
|
|
||||||
19 |
酸性氮肥对红壤中典型金属离子迁移转化的影响机理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冯上滔 |
18环工本2班 |
贺根和 |
教授 |
1000 |
|
|
||||||
|
|
||||||
20 |
红壤重金属镉高效钝化修复剂生物炭的筛选及其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创新训练项目 |
罗慧 |
18环工本1班 |
尹丽 |
讲师 |
0 |
肖小雨 |
副教授 |
||||||
|
|
||||||
|
|
||||||
21 |
肟菌-戊唑醇的心脏毒理学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陈贵兰 |
19生技本1班 |
曹子岗 |
副教授 |
0 |
陆辉强 |
教授 |
||||||
22 |
酸性环境下驱动红壤微生物种群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陈红 |
18环工本2班 |
贺根和 |
教授 |
0 |
|
|
||||||
|
|
||||||
|
|
||||||
23 |
一株高耐铜粘质沙雷氏菌对电镀废水中铜的吸附机理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汪淼洲 |
18生技本1班 |
贺根和 |
教授 |
0 |
廖永辉 |
讲师 |
||||||
|
|
||||||
24 |
红壤区关键带农田土壤氮素营养转化过程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阳浩 |
18环工本2班 |
贺根和 |
教授 |
0 |
|
|
||||||
|
|